广东的登革热传染病咋样了,严重吗
登革热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后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酸痛及骨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出血甚至死亡。广东是登革热高发省份,常年有境外输入病例报告,每年 5 - 11 月期间有本地疫情流行。市民需增强防控意识,做好防蚊灭蚊等措施。
疾病特点: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感染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及骨骼关节痛等症状。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出血甚至导致死亡。
综上所述,虽然十一期间去广州旅游登革热疫情并不严重,但仍需做好防蚊虫叮咬等防护措施,以确保旅途愉快且安全。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来说,经过规范治疗康复后,大多数患者能完全恢复,不会遗留明显问题。不过,部分患者在治愈后可能会有一些后续表现。一方面,可能会有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不适持续一段时间,这主要是患病期间身体遭受病毒侵袭,组织器官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恢复需要时间。
当前广东流行的蚊媒传染病病毒主要为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在疫情现状方面,登革病毒方面,2025年第28周(7月7日 - 13日)全省报告62例登革热病例,其中本地病例51例,分布于广州、中山、佛山等地;6月全省累计94例,5 - 11月为本地流行期。
根据广东省卫生计生委10日通报的情况来看,9日就是昨天一天内,报告新增登革热病例1412例。
广东有蚊子吗现在
广东现在有蚊子。广东地区存在蚊子 广东省疾控中心公布的登革热监测周报显示,在2025年的某个监测周期内,广东全省新增报告了登革热病例,其中既有本地病例也有输入病例。这一数据直接证明了广东地区存在蚊子,并且这些蚊子可能携带登革热病毒等病原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近期广东可能存在一些对人体有害的黑色蚊子。在广东地区,确实存在多种蚊子种类,其中部分黑色蚊子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一些黑色蚊子如伊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斑蚊,它们是登革热等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伊蚊通常在白天活动,攻击性较强,会主动叮咬人类。
广州市内蚊子较多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一些镇街,如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番禺区、南沙区的部分镇街。
广东的“毒蚊子”(能传播疾病的伊蚊)在广州番禺区是存在的。广东疾控曾发布最新的“蚊子地图”,该地图详细展示了全省媒介伊蚊的监测情况。据该地图显示,2024年5月下半月,全省共监测到多个媒介伊蚊高密度监测点,其中广州市就有12个高密度监测点。
二是气候适宜。广东属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为蚊子提供了理想的滋生环境。在20 - 35℃、湿度70%以上时,蚊子10天即可完成从卵到成虫的生命周期。而且冬季气温多在10℃以上,蚊子无冬眠期,全年活跃。此外,花盆、轮胎等积水为蚊子产卵提供了温床。三是病毒传播。
蚊子疫情哪个省最多
近期与蚊子相关的疫情中,病例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广东省的佛山市顺德区是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重灾区,截至2025年7月24日,顺德区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27例。整个佛山市的疫情形势同样严峻,累计病例已突破四千,达到4014例。
一般来说,南方一些气候温暖湿润、水域较多的省份相对蚊子数量可能较多。比如广东省,地处亚热带,气候常年较为温暖,且河网密布、湿地众多,为蚊子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同样如此,温暖的气候加上丰富的水资源,使得蚊子有较多的繁殖场所。
中华按蚊与疟疾相关,但中国已基本消除本地疟疾传播。 当前疫情风险区域 登革热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每年仍有数千例,2023年夏季海南曾出现局部暴发。 乙型脑炎病例多集中于四川、河南等农业省份,疫苗接种已显著降低感染率。
越南南部成为登革热重灾区的主要原因是南部湄公河三角州地区气候湿热,蚊子极易繁衍。分析如下:气候因素:越南南部,特别是湄公河三角州地区,气候湿热,这种环境非常适合蚊子的生存和繁衍。湿热的气候条件为蚊子提供了理想的繁殖环境,使得蚊子数量迅速增加。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规划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dgroup.cn/cskp/202510-264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规划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广东省登革热疫情2024)》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规划号]内容主要涵盖:本站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广东的登革热传染病咋样了,严重吗 登革热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后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酸痛及骨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出血甚至死亡。广东是登革热高发省份,常年有境外输入病例报告,每年 5 - 11 月期间有本地疫情流行。市民需增强防控意识,做好防蚊灭蚊等措施。...